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:朱棣造反,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!
历史上的李世民和朱棣,的确有一些相似之处,他俩都是当今皇帝的次子,后来也都成为了英明、神武的明君。但他们的父亲——当今皇帝李渊、朱元璋的能力、魄力和格局却非常不同。这就是李世民可以反、也能够反,反了以后还被人称颂“反得好!反得有理!”而朱棣不能反、也不敢反、反了以后肯定是“自己找死”的根本原因。
李世民能够杀了李建成、李元吉,李渊连个屁都不敢放,而且乖乖退位,把位置让给了儿子李世民。你试试让朱棣杀了朱标?看看他老子朱元璋会怎么对付他?信不信?朱元璋能把他下开水锅煮着吃了!
这就是能力,这就是魄力,这就是“无毒不丈夫”的帝王权威!“我要让你知道什么是金口玉言!什么是皇家威仪!什么是凌然不可侵犯的敬畏!”
别说朱棣对付不了他老子朱元璋,他朱棣胆敢杀了他哥哥朱标,恐怕朱元璋还没说什么,他妈马皇后这一关,他就过不去!
甚至他朱棣连簇拥在他哥哥、皇太子朱标周围的那些文武大臣都对付不了!估计朱元璋、马皇后还没说什么呢,那些人恐怕就首先不能答应。
再看唐高祖李渊干的那些事,那是一个父亲干的事吗?那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吗?他性格优柔寡断,左右摇摆,有雄心,无大略。在为人处世上,很不明智。
李建成明明已经被他自己亲自立为东宫太子,按理说,李渊就应该一个心眼、一门心思,好好培养李建成这个太子,让他尽早、尽快掌握帝王之术,将来自己驾崩了,李建成可以毫无悬念地顺利接班,也可以好好治理国家,善待百姓。
同时,作为一个父亲,李渊也应该把次子李世民安抚好,让他将来能够尽心尽力、心甘情愿地辅佐好哥哥李建成,这才是一个做父亲应该干的正事,这才是一个英明君主该做的聪明事。
但是,李渊却并没有这么做,本来已经把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,但却在心里觉得次子李世民功劳大,能力强,也可以当皇帝。在这种左右摇摆、举棋不定的思维支配下,李渊的做法必然会有一些让人不解的动作。今天偏向秦王李世民,打压太子李建成;明天又支持太子李建成,冷落秦王李世民-----结果,弄得李建成、李世民本来没有任何仇隙的兄弟两隔阂越来越深,直至最后酿成“玄武门之变”这样的惨祸。他自己也觉得在皇帝位置上坐得不得劲了,唉,退位吧。
对于唐高祖李渊这个人,宋代政治家苏辙说:兄弟疑间,卒至大乱。夫建成不足言也,其咎在高祖。
毛泽东说:倜傥豁达,任性真率。宽仁容众,遇事无断制。
可谓一语中的!
咱们再回过头看看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做的。
先说他的长子朱标。说起来,这个朱标是真够冤枉的,他父亲是皇帝,他儿子是皇帝,唯独他自己不是皇帝。这也怪不得别人,谁叫他没那个命呢。
不过,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。他出生的时候,朱元璋当时正在攻打集庆(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)。朱元璋听到消息,特别高兴。这也可以理解。他本来是一个底层小人物,穷得叮当响,家人大多数都饿死了。天可怜见,现在他成了一个拥兵自重、呼风唤雨的大将军。现在又有了儿子,他怎么能不高兴?
也可能是有了儿子的缘故,一下子激发出朱元璋的战斗激情,攻克了集庆后,他把集庆改名为应天府。后来,朱元璋就在这里称帝,国号大明,年号洪武。
朱元璋特别疼爱朱标。朱标5岁时,朱元璋让当时的大儒宋濂担任朱标的老师。
朱标成为皇太子后,那老师就更多了。李善长、徐达、常遇春、汤和、刘伯温-----多了去了。几乎当时的开国功臣、文臣武将都是太子朱标的老师、跟班。开国大将常遇春又是朱标的老丈人。
试想一下,皇太子朱标配置着这种豪华团队、强大阵容,朱棣想篡权?门儿都没有!朱棣如果真有一些不轨举动,恐怕都不用他爹朱元璋、他妈马皇后出面,就围绕在朱标身边这些人,哪一个是吃素的?哪一个好惹?分分秒秒就可以合起伙来灭了他朱棣。
“打狗你不看主人,还得看看我们周围的这些奴才呢!什么?你朱棣想干嘛?也不看看自己能吃几两干饭?嘿嘿!反了你了!”
不仅如此,朱元璋常常亲自以自己的苦难经历,教育朱标,不管什么时候,干什么事情,别忘了,多留意民间疾苦,看看老百姓生活怎么样。
在这么多重量级大人物的栽培下,故此,养成朱标温文尔雅、宅心仁厚的风范。据史书记载,朱标在当时南京老百姓的口碑中,也是非常好。
可见,朱元璋在这个长子朱标身上下了多大的心血,寄予了多么深的厚望。朱元璋绝不可能容忍任何人冒犯他悉心培养、教育出来的这个皇太子朱标。
可惜的是,朱标没有这个命。年仅三十八岁,就患病去世了。那年,朱元璋六十四岁。白发人送黑发人,朱元璋可以说是肝肠寸断啊!
这就解释通了标题的问题:“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,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?”
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不是唐高祖李渊,李渊也不是朱元璋。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,而李渊不是。
对于朱元璋,后世评论大多充满褒扬溢美之词。
清朝顺治皇帝:“朕以为,历代贤君,莫如洪武。------数君德政,有善者,有未尽善者。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,规划周详,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。”
康熙帝立碑“治隆唐宋”赞誉朱元璋。他说:“明太祖天授智勇,崛起布衣,纬武经文,统一方夏,凡其制度,准今酌古,咸极周详,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,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------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,非寻常帝王可比”。
孙中山评价朱元璋:“呜乎休哉!非我太祖在天之灵,何以及此?”
毛泽东评说朱元璋:“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,其次则朱元璋耳。”
朱棣他不可能不懂得这些道理。因此,朱棣再怎么弑杀,再怎么英明神武,他也不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反叛。除非他脑子坏了,不想活了。
我们从后来朱棣反叛他侄子朱允炆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。因为这时候,他父亲朱元璋不在了,他母亲马皇后不在了,原来围绕在他哥哥身边那些功臣名将也都去世了。他这才敢反,也才能够反成功。
至于说朱棣反侄子朱允炆的“削藩”政策,那纯属就是一个借口。他把侄子从帝位上赶下来以后,他“削藩”的手段更凌厉、更狠毒,这就是明证。这也从反面证明,朱允炆当初“削藩”是非常正确的,只是方法欠妥而已。不过,这是闲话。
免责声明:www.yesbaike.com只负责收集整本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76635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